97岁薛岳因交不起房租被起诉,法庭上颤声说:我曾歼10万日寇啊

诚悦财税 http://www.duoshaoshui.com/

1998年5月3日,小岛连续多日的降雨,让这间只有几平米的小屋变得潮湿又闷热,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躺在屋里仅有的一张床上,湿气氤氲着他浑浊的老眼。

此刻,老人的眼睛盯着天花板,眼皮一动不动,吓得旁边的儿子急声呼唤。

过了一会儿,老人的双眼终于闪动了,他的眼眶里聚满了浑浊的泪水,费力张开嘴巴想要说话。儿子凑近一听,老人说的是:“我以前消灭了十多万日军,没想到最后连房租都交不起啊!”

一声叹息刚落,老人就缓慢合上了含有泪水的双眼。

这位含泪逝世的老人,便是曾让日军闻风丧胆的“战神”——薛岳。

在日军叫嚣着“一星期拿下长沙”的时候,他带兵消灭10万多日军,硬是把从无败绩的日军拦在了长沙以外。可谁能料到,他活着走出了血流成河的战场,却栽倒在了无硝烟的政坛上。

曾经呼风唤雨的“战神”到了风烛残年,竟连房租都交不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锋芒初现,国军中的“老虎仔”

薛岳,字伯陵,1896年寒冬出生于广东省乐昌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少时薛岳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12岁时,轻松考入乐昌高等小学。薛岳在乐昌高等小学受到孙中山革命思想熏陶,意识到只有进行国民革命,才能推翻清王朝腐败统治,救四亿百姓于水火之中。

因此1911年除夕未到,薛岳就告别父母跟随表叔扶堪坤前往广州报考军校,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之旅。

1912年,薛岳在黄埔陆军小学入学考试中脱颖而出,在一千多名考生中排名32,顺利考进黄埔陆军小学,开始学习系统的军事理论知识。在黄埔陆军小学学习期间,薛岳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在军事演练时,小小年纪便懂得攻击是最好的防守,惹得教官连连赞叹。

薛岳只想尽快参与革命救中国,还没等小学毕业,就和同校好友一起追随朱执信、邓铿等人,远赴香港开始参与革命。

薛岳最初在朱执信手下做事,虽然他年纪不大,但因做事沉稳,胆识过人,很快便赢得了朱执信的信任,被朱执信留在自己家中,视为自己的亲信。

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26岁的薛岳就任孙中山非常大总统警卫团第一营长。

同年6月16日,原本在孙中山手下做事的陈炯明深夜发动叛变,准备火烧孙中山夫妇入住的粤秀楼。薛岳预知陈炯明会叛变,便提前派人通知孙中山乔装离开粤秀楼。

但因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尚在粤秀楼,于是薛岳一肩挑起护送宋庆龄安全撤退的大任。叶挺在前方吸引敌人火力,薛岳则借着夜色和枪声的掩盖,只带少数人护送宋庆龄离开,最终成功将宋庆龄送上永丰舰。

此次战斗持续三天三夜,薛岳只有400多名士兵,最终带领200多名残余士兵突出重围。薛岳此次营救成功,以寡敌众,深得孙中山喜爱。

薛岳后来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长,他领导的部队在北伐战争中经常以少胜多,深得北伐司令蒋介石的喜爱,蒋介石还多次对薛岳通电表扬。

彼时的薛岳,就像一只猛虎一样势不可挡,年仅31岁的他是最年轻的国民革命军师长,因而被别人取绰号“老虎仔”。

1927年3月,薛岳知晓蒋介石密谋在上海“清党”,而自己所在的第一师具有亲共嫌疑,也要被调离上海。薛岳连忙赶往上海,将此事告知中共委员,并建议将蒋介石抓起来,却遭到反对,最后让蒋介石阴谋得逞。

从此以后薛岳逆行倒施,虽然薛岳一直对蒋介石心有不满,但是形势相逼,利益所驱,他选择站在蒋介石一边,不过蒋介石与其的矛盾也种下了种子。

积极抗日,长沙会战出“雄虎”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加速对中国的侵略,妄图在世界战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形势。日军第一个侵略目标便是长沙,狂妄至极,对外宣称“一星期内拿下长沙”。

此时的蒋介石知道长沙易攻难守,恐怕无法抵挡日军入侵,所以最开始的战略是放弃长沙,保存实力以应对后面的会战。

而薛岳认为得“二南”者得天下,现在河南已经失守,如果湖南再落到日军手里,亡国之日则不远矣,于是他提出“誓与长沙共存亡”。

但是薛岳很快就认识到残酷的现实,日军军力强盛,武器先进,前几次大型会战国民党军队均以失败告终。所以此次作战需要讲究策略,只靠蛮力肯定必输无疑。

薛岳发现,长沙北部水道居多,仅凭新墙河、汩罗河、捞刀河、浏阳河这些水路,根本无法抵御日军的攻击。于是他把目光转移到了长沙东、西两侧,东西两侧有幕府、九岭、万洋等山连成的山脉,群山把守,易于隐藏军队,设下机关,易守难攻,加之日军对当地地形不太熟悉,更能把他们耍的团团转。

可是怎么利用地形优势把日军耍得团团转,打一个漂亮仗呢?这次,薛岳改变了之前正面迎击的战法。

若日军来犯,既要有正面军队诱敌深入,吸引日军火力,先给日军来一顿直击面门的“大餐”,使得日军兵力大减,又要在山脉侧翼设置军队,对日军进行侧击、尾击,将日军残余兵力清除干净。正侧配合,日军被围在这群山之中,既无法前进,亦不能后退,最终被一举歼灭。这套战法就是赫赫有名的“天炉战法”,也成为了薛岳在几次长沙会战中的指导战法。

不仅是“天炉战法”,在长沙会战中,薛岳还积极发动群众,军民配合,打起灵活的游击战。湖南当地的人民积极配合作战,将当地原本的道路损坏,并耕地放水栽种水稻,一个障眼法让日军的车队根本找不到道路,难以前进。

第一次长沙会战以日军撤回到原阵地告终,这是抗日战争以来日军第一次放弃占领地退回原领地的战斗。此次会战日军伤亡在2万以上,装备消耗严重。

1941年9月,日军卷土重来,再次进攻长沙。日军吸取了上次长沙会战失败的教训,改变了此次进攻策略,计划集中兵力进攻长沙,并且此时日军已经掌握了第一次长沙会战中薛岳采取的战法。

而薛岳还毫不知情,依旧采取“天炉战法”,兵力分散,被日军集结的军队各个击破。不仅如此,在战争的危急时刻,薛岳指挥部队调整战略的重要电报被日本特情部队破解。

薛岳对日本战略的预判与实际战斗严重不符,并且没有应对意外情况的有效措施,导致第二次长沙会战失利。第二次长沙会战以日军退回原阵地告终,但此次会战导致薛岳军队兵力和装备耗损严重。

1941年12月,距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仅两个月,日本又整装待发,打算乘胜追击,发动第三次长沙大战。

此次会战中,薛岳吸取了前几次战争的经验教训,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天炉战法”的作战策略。

虽然天炉战法在之前战斗中有过败绩,但是薛岳不认为之前的失败完全是“天炉战法”的错,他打算灵活调整“天炉战法”,更加注重长沙的防卫,战前他还下达英勇作战命令,并写下遗书,誓死守卫长沙。

1942年元旦,薛岳带领士兵将日军围在白沙岭,日军几乎被全部歼灭。此战之后,薛岳知道日军已是秋后的蚂蚱,便下达命令,让三面军队形成包围圈向长沙进攻,并断了日军的后援之路。

此时日军支援难以到达,于是打算声东击西,在1月4日发动大肆进攻,实则是为撤退打掩护。不过日军的进攻全被薛岳军队打退,在日军撤退时,薛岳没有全力合围,而是将日军打散分成几个小的包围圈,逐个击破。

第三次长沙大战以日军大败告终。此次会战,薛岳消灭日军5万余人,并缴获了大量的物资。薛岳因此获得了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的一枚美国勋章,并获得了“长沙之虎”的称号。

据不完全统计,薛岳在三次长沙会战中共消灭日军10万余,但薛岳的战功不仅限于此,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薛岳共歼灭日军20多万。因此薛岳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更是被当时的人们尊称为抗日“战神”。

荣光散尽,解放后生活惨淡

1945年,日本在南昌受降,薛岳决心离开部队,蒋介石却不想放这名虎将归山,多次挽留薛岳继续在自己手下做官,无奈之下,薛岳回到蒋介石手下做事。

很快蒋介石借机挑事,撕毁《双十协定》,国共内战爆发。

1946年,薛岳在山东鲁南带领军队和共军对抗,此次作战薛岳战败,牺牲了蒋介石最重视的一支部队,由此薛岳的官途也开始踏上坎坷之路。

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撤退到台湾岛。失去了战场的薛岳就像是失去了落脚的枝的鸟。蒋介石表面上对薛岳很客气,给过薛岳很多官职,但都是没有实权的虚职,薛岳就过上了悠闲自得的生活。

蒋介石及蒋经国相继去世后,李登辉当政,薛岳的日子就越过越难。

李登辉刚登上政坛,他的狼子野心就再也藏不住了。李登辉上来就提出要修改“宪法”方案,表面上说是要完善“宪法”,实际上是想连续担任“总统”。

修改宪法需要得到“国民大会”同意,薛岳当时就是“国民大会代表”,他一眼就看穿了李登辉的把戏,自是不愿意陪着李登辉演这出虚情假意的戏码。薛岳义正词严地拒绝修改宪法,并且三番五次阻挠李登辉,因此遭到李登辉的针对。

可薛岳毕竟是元老级人物,李登辉表面上不好下手,依旧对薛岳毕恭毕敬,可是背地里使阴招。

薛岳的房费原本是由“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代缴,这“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本身就是虚设的,并无实权,薛岳的委员职位也只是一个虚职。

李登辉便瞄准了这个好机会,大手一挥就砍掉了“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没有了委员身份,薛岳的房费自然是落在了他自己头上。

薛岳之前职位虽高,但都是虚职,悠闲自得惯了,手里也没有多少钱,不过按照原来的房租价格还是能承担得起,可是李登辉哪肯就此放过他。

接着,李登辉故意让台湾银行提高房屋租金,房费足足翻了几倍。薛岳知道是李登辉指使,但自己现在根本就没能力反抗,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拒交房租。可没想到,李登辉死咬着不放,指使台湾银行一纸诉状把薛岳告上法庭。

一名杀敌无数、战功显赫的将军,如今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被拎出来放在众人面前,在法庭上不知所措,最后颤声吐出“我在抗日战场上,可是杀了十万日军啊!”

一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事也不了了之。

最终,97岁的薛岳只能被迫和儿子搬出房子,一起挤在一个几平米的农屋,屋子里的摆设十分简单,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

薛岳在这小屋过完了余生,享年103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