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年轮中,五年仅仅只是一个刻度。
但对于青海金融业来说,时序更迭、四季更替的五年,却是万千产业兴隆的五年。随着金融产品的快速更新,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日益普及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成为了各家金融机构都在努力践行的使命与担当。
五年来,中国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以下简称工行青海省分行)坚持把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推动社会治理、助力实体经济、扎根和回报社会,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尤其是今年以来,工行青海省分行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要求,扎实推进金融“三大任务”,助力“六稳”“六保”政策落地,不断为实体经济“输血造血”,畅通实体经济血脉,积极发挥国有大行金融服务国家经济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压舱石”和“主力军”作用,全力支持青海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努力开创发展新局
面对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严峻复杂形势,工行青海省分行党委旗帜鲜明讲政治,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领悟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
积极发挥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突出党的组织建设,努力推动支部设置向基层延伸、向网点覆盖,推动党组织设置规范化;开展“四强”党支部创建,推动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发挥好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加强阵地建设,建设党建文化长廊,升级党员活动室,设置党员先锋岗,成立“大行工匠”“优秀党员”理财室,营造党建引领氛围;深化争先创优评比活动,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工作融入服务实体经济、疫情防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重大任务中。此外还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增长智慧、增加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积极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把贯彻金融的政治性要求体现在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上,把贯彻金融的人民性要求体现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积极支持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以更加坚强有力的金融保障支持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
服务全省经济发展
时代在变革,观念要更新。工行青海省分行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客户至上、服务实体”宗旨,展现出国有大行的卓越价值创造力和社会影响力,在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史册上留下了“工行印记”。
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深度融入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立足投资、消费、外贸三大重点领域,保证投量、把握投向,做到了支持实体经济精准有效,在促进自身各项业务发展的同时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围绕党中央“七稳”要求,积极主动参加各级政府举办的投资洽谈会、银企座谈会、项目推介会,与省发展改革委等经济主管部门建立项目对接机制,建立公司信贷业务服务专班,制定了科技创新“春苗行动”、公司金融“春天行动”、普惠金融“青年先锋行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行动等实施方案,全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新制造业、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2019年至2021年,新增各项贷款161.26亿元,增长22.64%。截至2022年5月20日,各项贷款余额突破900亿元关口,较年初增加 62.59亿元,贷款增量创历年同时段新高,以同业领先的信贷投放力度,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减费让利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企业最关注的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减轻因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对此工行青海省分行严格落实中央减费让利、惠企利民的工作部署,加强对受疫情影响客户的信贷支持,使减费让利政策触达每位客户。
全力纾难解困,主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财务负担。截至今年3月末,新发放对公贷款平均利率四行最低,其中信用贷款占比96.7%,利率基准及下浮贷款占比90.6%,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近亿元;持续执行小微企业减费让利政策,今年前3个月累计向40000余户存量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群体让利金额600余万元。今年一季度,累计为客户办理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3.4亿元,帮助企业节省融资成本17万元;坚持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与支持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累计向定点扶贫村、美丽乡村建设、军民共建项目捐赠资金、物资超过百万元。此外,在西宁市、海东市出现新一轮疫情后,工行青海省分行积极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做好联防联控工作的基础上,动员全行员工投入到疫情防控主战场,先后有100余人次参加了西宁市志愿者工作,奔赴抗疫一线,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并积极向社区、防疫部门捐赠、慰问物资累计超过50万元,助力西宁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即将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必将开启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一页。未来,工行青海省分行将继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新的实践中扬帆起航,充分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不断提升金融配套资源的服务供给能力,努力打造人民身边的银行、人民满意的银行。
聚焦“四地”建设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支持。工行青海省分行充分发挥国有大行的“头雁效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聚焦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高效支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等全省重大战略落地,持续加大了省内基础设施、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重大项目融资支持。今年一季度,累计投放公司贷款140余亿元,支持“青电入豫”“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十四五交通规划、千亿锂资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重点项目;高效支持民营、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截至今年3月末,全口径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16.3亿元,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2.2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7.8亿元;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从保护“中华水塔”的战略高度发展绿色金融,大力支持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和绿色交通运输项目建设。截至2022年2月末,绿色信贷余额323亿元,占比36%。
践行普惠金融
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保就业、促消费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创业者、从业者,工行青海省分行认真贯彻国家加大普惠金融扶持力度的决策部署,践行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作用,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挥普惠金融优势,加快产品创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结合小微企业贷款短、小、频、急的需求特点,创新推广“e抵快贷”“税务贷”“政采贷”“烟草贷”等产品,结合地域特色,重点推进“拉面贷”“银医贷”“政采贷”等特色场景融资。今年一季度,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53亿元,较年初增加1.27亿元,小微企业有贷客户较年初净增70余户。
此外,工行青海省分行还积极落实青海省助企纾困促发展47条措施,持续做好小微企业等受困市场主体的到期贷款续贷工作,对今年前5个月到期的100余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通过展期、续贷等方式延期还本,金额超过1.6亿元,切实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坚持“补链、强链、固链、稳链”,不断探索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以数字化服务赋能企业经营转型。对供应链核心企业实行优惠利率,通过减费让利促进供应链上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金融为民
助力保障疫情防控
金融服务的对象是人,金融工作的根本导向也是为民。当前,面对疫情冲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全省新一轮疫情波及范围广、感染人数多、传播速度快的大战大考,工行青海省分行紧紧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全力以赴支持经济增长。
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工行青海省分行成立了分行、支行、网点、客户经理“四位一体”的线上柔性服务团队,采取线上服务和应急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与财政、社保、卫健委、重点医院等建立电话直连、微信对接服务模式,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特殊时期的金融服务;积极引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办理业务,为客户提供24小时“足不出户”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全行科技、保卫、运行等业务条线实行了“A/B岗+备份岗”工作模式,组建了100多名员工的“驻行值守专班”,开通财政、医疗、社保、救助资金汇划清算绿色通道,实施24小时不间断服务,确保特殊情况下金融服务不间断、标准不下降;西宁市静态管理期间,工行青海省分行拨付各单位医疗社保等资金1300余笔,代发省本级养老金5.5万人,拨付省市级养老金8.54亿元,办理财政拨款42亿元。通过加大个人贷款投放、开展“爱购青海”主题促销活动,助力居民消费升级,扩大内需,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今年一季度,个人贷款余额近100亿元,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提升消费近亿元,全力支持居民饮食、购物、家装等消费升级需求。
(文章来源:西宁晚报)
文章来源:西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