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先问一个问题:你认为比作恶更卑劣的是什么?
答:借高尚之名,行低劣之事。
近期一则海外新闻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10月14日,英国国家美术馆内珍藏着的,价值5.8亿人民币的梵高名画《向日葵》遭到人为的恶意毁坏。
两名来自“停止石油(JustStopOil)”组织的环保主义者,当众朝这幅罕有的艺术作品泼了2罐番茄酱。
随后,用特殊胶水把自己的手黏在墙上,然后死猪不怕开水烫般,大喇喇地滞留在现场,任由路人拍照,媒体录像。
毁了这珍世之宝,
他们疯了吗?
当时大家都在忧心梵高少有的遗作被毁,但万幸:
美术馆后续回应表示,这幅画表面有玻璃保护,仅是画框受损。
而两位始作俑者已被逮捕,经过审讯,他们交代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反对英国对矿物燃料的依赖和滥用,呼吁暂停40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项目。
因为反对矿物燃料滥用,所以毁掉梵高的名画?
这是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神奇脑回路?
国内网友一语道破天机:“蹭梵高热度罢了。”
事实上,据媒体披露,这已经不是该组织的环保人士第一次干这种事了——
从几个月之前,他们流窜英国多个城市,分别朝梵高的《桃花盛开》、透纳的《汤姆森的风弦琴》、霍雷肖·麦卡洛赫的《我的心在高原》、约翰·康斯特布尔的《干草车》等名画“下黑手”。
并表示:艺术品不比因气候危机而处于危险中的35亿人类更重要。
通过打砸文化遗产的方式,呼吁大家重视气候危机……
大家品品这干的是人事么?
无独有偶,另一则“迷惑行为”也在网络上引起围观:
多位环保人士闯入不同地区的多家超市,夺过货架上的牛奶,粗暴拧开就往地面倾倒;
甚至更有人把牛奶倒在了别的食品上,导致食品报废无法售卖。
此举目的是为了抵制乳制品行业,要求大家改喝植物奶(不吃肉改吃素的意思)。
他们的理由同样令人摸不着头脑:
因为大家喝牛奶就会批量饲养牛,牛排出气体会污染环境,影响气候变化。
围观的人都愣住了,就这样看着暴殄天物的他们,将一瓶又一瓶牛奶倒在地上,聚集成摊。
如此种种,不由得让人想起一位“旧人”。
那个曾在联合国气候大会演讲,怒斥谴责各国减排不够,呼吁所有人放弃汽车,不坐飞机,改吃素的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
一边斥责各国不作为,一边穿羊毛衫拍“写真”、用一次性餐具、浪费食物、坐飞机和火车一等座。
类似的环境保护行为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
有人发起活动造成道路拥堵,那些急于赚钱谋生的人们被拦截,这场堵塞甚至把救护车卡在马路上无法动弹……分分钟就闹出人命。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作秀式”的环保行为令人匪夷所思,以至于这样的人被称为环保“暴徒”。
怎么说呢,真有那么强悍的战斗力,怎么不去反对北溪天然气管道被人为毁坏,反对日本向太平洋排泄核污水?
反而一个劲儿对博物馆的名画、超市里的牛奶下手?对着广泛虚空的敌人打靶子?
说白了,不过是专挑软柿子捏,欺软怕硬罢了。
打着“我是为你好”,以宏大的名义捆绑了所有人。
无视他人的主观意愿,对他人的个体自由进行道德绑架,甚至言行上的阻挠,财产及人身安全的侵扰。
这种洋洋自得的“伪善”,比单纯的作恶更具迷惑性,也更可怕。
值得褒奖的英雄无名,
伪善者让世界陷入大火。
打着环保的旗号,干涉他人生活,侵犯他人财产,损毁公共财物……并不能让他们的理论被信服,反而令他们像个笑话。
正如网友说的那样:“真那么关心地球的话,你倒是去种树啊!”
诸如以上(所谓)环保人士各种“作妖”,对环境保护带来的作用,还不及去在大西北领养的一棵树。
他们不仅消解了“环境保护”这个议题应有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还抹黑了那些真正投身环境保护的人们,让他们几代环保人的长久努力付诸一炬。
戏子当道,英雄落泪。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部纪录片:
因走访拍摄一部聚焦内地扶贫题材的纪录片《无穷之路》,获颁“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的中国香港主持人陈贝儿,推出了第二季《无价之保》,着重记录我国过去数十年的环境保护和生态重建过程。
(tips:强烈建议大家去看!)
她带领团队,第一站来到了可可西里无人区。
发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反盗猎动物保护行动,从来不是口嗨空谈,而是几代人在数十年里,以青春献祭,用肉身堵住盗猎者枪口的血泪史。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藏羚羊皮毛能在国际市场上卖到1w美金,于是可可西里掀起了一场盗猎藏羚羊的屠杀潮。
据不完全统计,可可西里数十接近百万只藏羚羊几乎被屠杀殆尽。
1992年,索南达杰成立全国第一支反盗猎队,几乎是以血肉之躯去和无数个躲在暗处的,为钱杀红了眼的盗猎者做对抗。
请记住这些反盗猎的英雄:索南达杰,扎巴多杰,均死于盗猎者的谋杀。
索南达杰是扎巴多杰的兄弟,家人被穷凶极恶的盗猎者杀害后,扎巴多杰接过了他的衣钵,四处演讲,呼吁公众的关注。
也因此激发了盗猎团伙的恨意,当时黑市上传言,要以200万赏金买下扎巴多杰的项上人头。
奔走呼吁“反对盗猎,保护藏羚羊”后,回到可可西里的扎巴多杰,数年后死于谋杀,迄今凶手不明。
据说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
“会进入无人区的有两种人,盗猎者因为贪婪而杀戮,反盗猎者因为信仰而守护。
当年那个在家人葬礼上痛哭的男孩:
普措才仁,长大后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了可可西里无人区反盗猎事业的捍卫者。
真正的信仰不靠摁头威逼他人,不靠喋喋不休地传销式洗脑;真正的英雄们也一定能给后来人勇气。
追随者的加入,是因为看到前人身先士卒,义无反顾的行动感召——
索南达杰因保护藏羚羊英勇牺牲后,他的同学寒梅医生辞去条件优渥的大医院工作,追随他守护可可西里的脚步,走入这片无人区,为当地人看病治疗。
面对摄像机,寒梅医生对自己的付出看得很轻:“只要别人需要我的时候,我能做点事,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点价值了。”
主持人陈贝儿含泪拥抱了今年年逾70岁的寒梅医生,场面令人泪目。
旁观者的一句“辛苦了”,背后是当事人在艰苦贫瘠环境下,超过20年的坚守。
而当年看过纪录片《索南达杰》的观众:孙浩、武相宏,也受英雄的启发,分别辞职从老家前往青藏高原,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围着青藏线捡垃圾。
过路旅客随手抛下的饮料瓶和塑料袋,这些累积了数十万件重达数吨的生活垃圾,四散在茫茫荒野之上,被这群志愿者们一一捡起。
为什么要捡垃圾?
因为这些生活垃圾会混在草原里被动物误食,但塑料制品是不可溶解无法吸收的,十几天后这些吃了塑料袋的动物就会丧命。
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从来不是坏事,但也——
从来不是一件易事。
不论是以肉身去堵盗猎者的枪眼;是留守山区用专业学识救治病人;还是十年如一日地在沙漠里种树;或在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各大旅游景点、悬崖峭壁的山间捡垃圾……
统统需要人们花费宝贵的青春,放弃本该用这些时间精力去赚钱、陪伴家人的沉没成本。甚至冒着人身危险,赌上生命的代价。
那些耗尽青春,散尽家财,投入环境/动物保护事业中的人们,是真正值得钦佩的平民英雄。
他们从来不讲什么大道理,也不会试图拉拢你去加入他们,更不会“慷他人之慨”逼迫别人割肉让利,去成就他们口中的伟大事业。
正如李诞曾在《奇葩说》节目上,“是救画还是救猫”的辩论里提到的一句:
“远方的哭声当然也很可怜啊,但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先从朴素的地方做起。近处的地方你都不管,还管得了远处的吗?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也不苦其心志,也不劳其筋骨,一天天就想着怎样牺牲别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是那些为了所谓宏伟的事业,为了未来远大的目标,去不计后果地牺牲别人、牺牲别的小猫的人,频频地让我们这个世界陷入大火。”
那些伪善者固然在四处点火,而我们,却不能纵容他们的作恶,让英雄继续籍籍无名。
想起这两天看到的一个新闻:#20多人自费开车送万斤搁浅鱼到赣江#
由于今年干旱,鄱阳湖几个月没下雨,数万斤的鱼搁浅在岸边。朱女士于心不忍,带头和其他20几个义工自费把鱼捞起,开车运送到十几公里外的赣江放生。
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那个故事吗?
一个小孩在即将干涸的池塘边拯救搁浅的鱼儿,有人觉得太自不量力,嘲笑他:“你做这些,谁会在乎呢?”
小孩稚气但真诚地回答:“这条在乎,这条在乎,还有这条也在乎……”
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不是易事,
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不必人人都做到放弃前程,牺牲人生的地步。只需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个起心动念,就能力所能及地尽一份力。
最后,蝉主想呼吁看到这篇文章的你——
生活里少用一次性电池/不可降解塑料袋,使用后包裹/分类后再丢弃;
外出露营、野餐、徒步、旅行尽兴玩乐结束后,请及时打包清理遗留下来的厨余垃圾……
让风景不仅留在自己的记忆里,也给后来的人,留一片洁净:再微小的点滴善意,也能汇聚成江河。
微博:@蝉创意|微信:chanchuangyi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